
老子的名言警句
在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警句很是熟悉吧,熟记名言警句有助我们增加知识储备,打造语言亮点。名言警句的类型有很多,你都知道吗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子的名言警句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老子的名言警句11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;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2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3、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
4、道生一。一生二。二生三。三生万物。
5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6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。
7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8、万物之始,大道至简,衍化至繁。
9、信言不美。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。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。博者不知。
10、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
11、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
12、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。
13、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;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14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
15、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己愈有,既以与人己愈多。
16、吾心甚易知,甚易行。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
17、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
18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19、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
20、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21、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22、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
23、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
24、良买深藏若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
25、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26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
27、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
28、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
29、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
30、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
老子的名言警句21、君子不重不强,学问不扎实。要忠诚,如果你没有朋友,不要害怕改变。
2、以力服人不是心,以力不平凡,以德服人,以心悦诚。
3、国家没有仁者,有仁者;世上没有人道而得到的世界,也有。
4、一个没有字母的人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。
5、虽然聪明,骑着更好;最好呆在子基地。
6、我知道这句话,我保持我的崇高精神。
7、知道就是知道,知道就是知道。
8、勇士不忘在沟里,元不忘在其里。
9、去学习,去判断,去仔细思考,去清晰地争论,去认真地行动。
10、三支军队可以带走指挥官,但普通人不能带走意志。
11、正义的事业得到广泛的支持,而不正义的事业却得到很少的支持。
12、水不流,会发臭;如果你不学习,你就会落后。
13、仁、义、礼、智,不外乎我也,我也内在于人,外在于耳。
14、不可用文章伤害人,也不可用言语伤害人。
15、许多人帮助那些获得成功的人,却很少帮助那些失去成功的人。
16、默默而知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对我何用!
17、鸟要先飞翅,人要先求上进。
18、棋子的数量,小数点也有;如果你不能集中注意力,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。
19、我也不知道。要知道,说话者的世界也是如此吗?
20、有钱就可以要求,虽然鞭,我也做,如果没有,从我的好。
老子的名言警句31、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2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3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。——道德经第六十六章
4、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。——道德经第九章
5、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6、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
7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8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,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……
9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10、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11、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12、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13、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——道德经第七十三章
14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——道德经第二章
15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;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
16、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17、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
18、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19、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——道德经第七十二章
20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。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思寡欲,绝学无忧。
21、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,不为而成。
22、希言自然。——道德经第二十三章
23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24、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25、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26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正臣。——道德经第十八章
27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28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29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——道德经第五章
30、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 ……此处隐藏2857个字……不了一早晨,暴雨下不了一整天。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?是天地。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,何况人的那点力量。所以,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;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;从事不道不德的人,得到不道不德。得到道的人,道也乐于得到他;得到德的人,德也乐于得到他;得到非道非德的人,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。为人诚信不足,自然就不被人信任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1、"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——老子《老子》"
22、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3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夫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解读:我有三件法宝,执守而且保全它:第一件叫做慈爱,第二件叫做节俭,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。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;有了节俭,所以能大方;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,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。——老子
24、大道至简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5、大道自然,何须强自静。行无求而自松,饮无奢而自清,卧无欲而自宁。——老子
26、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7、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8、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;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9、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——李耳《道德经》
30、福兮祸所依,祸兮福所伏。注:原文老子第五十八章为:“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”——老子《老子第五十八章》
31、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32、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,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。——老子
33、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——老子
34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35、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以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36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37、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;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——老聃
38、出生入死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39、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之心为心——老子
40、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;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——老子《老子》
41、老子曰:上善若水。水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,善地;心,善渊;与,善仁;言,善信;政,善治;事,善能;动,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————老子第八章——老子《老子第八章》
42、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。——老子《老子》
43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44、方而不割;廉而不刿;直而不肆;光而不耀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45、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老子的名言警句101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六章
2、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——老子
3、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七十四章
4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二章
5、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;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辫若讷。
6、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7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。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思寡欲,绝学无忧。
8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9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10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;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
11、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
12、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——老子
13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——老子
14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正臣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十八章
15、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16、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七章
17、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18、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三章
19、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20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五章
21、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22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23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——老子
24、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,不为而成。
25、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九章
26、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27、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二章
28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29、希言自然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三章
30、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31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()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32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33、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五章
34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十九章
35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,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……
36、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37、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多,多则惑。
38、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39、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
40、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41、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
文档为doc格式